3月23日,学校在经管综合大楼报告厅举行麓山大讲堂第105讲。校长陈晓红院士以“学好百年党史 弘扬创新精神 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开新局”为题作专题讲座,传授党史知识,畅谈创新之路。副校长曾伏秋、黎定军,校领导聂国卿出席,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博士代表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代表聆听了讲座。讲座由黎定军副校长主持。
校长陈晓红院士围绕“从百年党史中赓续精神血脉”“在历史回眸中增强创新自信”“立足新时代强化创新使命感”“面向未来坚持以创新开新局”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她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出了学习号令。在此基础上,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及湖湘红色基因,动情讲述了李达、蔡和森、张思德、邱少云、杨靖宇、陈树湘、向警予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强调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她认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历程。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她重温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号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邓稼先、郭永怀、程开甲、于敏、彭士禄等老一辈院士、科学家的感人精神,号召大家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东风精神等科学家精神。
陈校长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介绍了我国的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她认为,创新驱动是新时代发达国家保持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跃迁为高收入经济体、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她带着自豪之情,回顾了我国所取得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青藏铁路、中国桥、国产航空母舰、高铁、超级计算等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并冷静分析了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强调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使命感,努力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上下大功夫,有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面向未来,陈校长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创新在《纲要》全文中出现165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从新型城镇化到社会治理,都离不开创新。她认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机遇和挑战,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她还介绍了个人牵头负责的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分享了自己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思考,提出要紧扣“十四五”对科技创新的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自觉踏上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征程、增强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硬本领、争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最后,陈校长鼓励同学们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引领创新,勇于突破边界,敢于探索未知,不断迈向新的学术高度,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中提升境界,提高人文素养;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拓展格局,学会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断开拓国际视野,在取长补短中和谐共生。同时,她也希望全校师生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重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激荡敢为天下先的昂扬意气,努力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共同开创事业发展崭新局面;坚持问题导向,做“顶天立地”的研究。
校长陈晓红院士的讲座从创新的视角学党史,从党史的视角谋发展,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聚焦科技发展前沿,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案例详实、深入浅出,现场师生反响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勤奋求知问学、勇于探索创新,努力成长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