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2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首次。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胸怀“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关键所在。
一、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凸显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创新精神,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社会创新潜力得到更好释放,创新正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源泉。
凸显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持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可知,创新发展是其中激荡的主旋律。要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迫切需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凸显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持以创新引领新发展阶段。中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凸显创新的核心地位,就要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以此来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推动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发展模式。
凸显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持以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能否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中国经济发展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抓紧抓好。
凸显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持以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今后一个时期,外部环境将更为复杂多变。党和国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中,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供应链,说到底都离不开创新链,创新引领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国家才能占得先机、取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高度重视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开创自主创新崭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席卷而来,美国《无尽前沿法案》等引发全球科学与技术并重、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更是重中之重。中国把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以关键共性技术、前瞻引领技术、“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完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要坚持从“四个面向”找方向,聚焦颠覆性技术及其融合的原始理论创新、从0到1的突破与应用场景落地,促进中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迈上颠覆式创新的新台阶。
例如,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应加快研究“存算一体化”的新型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在数据、算力、算法方面全面突破,打造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加速人工智能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类脑智能、群集智能的升级。
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创新方面,应强化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与芯片、密码算法、操作系统等的融合创新,打造新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安全可控区块链底层平台。
在智能制造创新方面,应加强数字孪生、BIM、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及其在制造企业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在先进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先发与未来优势。
在智慧能源与智慧环保创新方面,应加快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设备、智能充电桩、换电站、清洁能源岛等先进能源技术研究及应用落地;攻克土壤污染修复、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城乡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一批智能支撑技术,显著提升环境智能监测、环保智慧决策、污染精准治理水平。
在工业基础软件与高性能计算创新方面,应加快补齐工业软件短板,尤其是破解工业设计、模拟仿真(CAD/CAE)、信息物理系统(CPS)、芯片设计等工业核心软件困境;加强以超级计算、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高性能计算向量子计算的颠覆性变革。
在网络与公共安全创新方面,应面向建设网络强国战略,聚焦公共安全、新基建安全、金融科技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大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医疗卫生保障等需求,着力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新技术体系,建设公共安全应急决策和智慧协同管理平台。
在智慧社会创新方面,应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为支撑,聚焦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智慧社会“新基建”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民生服务,创新众智网络服务新模式,推进媒体融合与社会文化创意,完善产业链协同服务体系,营造安全、智能、高效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在新一代生物技术创新方面,应强化基因组学、基因隐私安全、人体干细胞、病理生物学、疫苗、高通量筛选、智能影像诊断、智能手术等技术在生物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颠覆性应用创新。
在高端新型材料创新方面,应着力突破碳基和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永磁材料、陶瓷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拓展这些技术在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在先进通讯技术创新方面,应加快探索以北斗导航、5G、智能物联网为基础的天空地一体化新型网络、量子通信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研发。
三、加大核心科技支撑力度,确保关键产业供应链安全
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卡脖子”关键产业供应链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核心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主导权、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面对全球变局下的产业链风险管理,尤其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保障我国产业供应链安全。
第一,加大对核心关键供应链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制定全产业链研发保障体系。围绕前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强化财政补贴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上述产业领域,形成多元化科创投融资体系。加快“引资补链”和“引资扩链”,为中国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领域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与研发资金。组建相应的产业发展联盟和研究院,出台核心关键产业链发展规划。
第二,显著提高核心关键供应链技术水平,提升核心关键供应链的韧性。立足自主可控,加强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科研任务的支持力度;聚焦中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等关键平台创新发展,强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构建产学研用分工协作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对接和深度融合。
第三,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在核心关键供应链技术研发中的主体作用,激励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税收减免、贷款利率优惠等财政货币政策和研发成果奖励等激励政策激发创新动力;以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为引领,树立高端制造业领域技术研发标杆,带动行业创新变革;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承载能力更强的供应链云建设。
第四,全面推行重要产品自主化替代,大力挖掘国内市场稳定供应链潜力。根据中国核心关键供应链需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转型,寻求重要产品自主化替代,形成稳定完善的核心关键供应链,有效化解中国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风险。
四、加快推进新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手段,推动新应用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中国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国应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势头强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总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中国数字经济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数字本身能够创造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因此,应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成为中国引领创新、产业变革的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实施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创新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强化数字经济信息安全,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大力推进新基建,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将数字技术全链条、全周期融入经济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企业在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领域开展研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宅经济”“线上经济”和“线上服务”等新场景应用示范,打造新就业形态。
五、重点布局前沿领域国家创新平台,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国家级创新平台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前沿领域原创颠覆性科技创新,以及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研发、关键产业链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组为契机,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在拟重点突破的前沿原创性科技领域,着力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创新科技平台的管理体制,在重大需求牵引、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育引进、科技资源投入、平台协作共建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以及跨领域交叉融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领域同行共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努力打造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高地与“国之重器”。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跨学科创新基础平台,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力度,加快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步伐,鼓励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要完善科技资源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其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另外,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2018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比2018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为此,还需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不断优化投入与支出结构,整合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之间的协同,以资金集中统筹为纽带,实现资金、项目、管理等创新要素的全面整合和系统集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科技人员、资金、设备等要素充分地流动起来。加大对基础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建设跨领域的创新平台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畅通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发明和工程优化的转化路径,打造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此外,要健全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支持大胆探索,鼓励担当作为,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六、更好发挥高端领军人才作用,极大释放创新人才红利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快集聚高端团队资源,充分发挥好高端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顶尖科学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对高端人才及其团队设立专项经费,在税收减免、用人编制、住房条件、子女教育、医疗康养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同时,通过优化科研环境、生活条件、晋升通道等,更好地用好留住中青年科技骨干。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对高端领军人才、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构建“人才吹哨,部门报到”全方位联系服务机制。整合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资源,按照专业领域组成院士专家技术咨询队伍,搭建与企业科技对接的专门平台,做好科技信息汇聚与建言献策。
建立原始创新技术的高端人才对接机制;完善支持高端人才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促进高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贡献突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人才给予重奖,构建“科教融通、产教融合”人才协同创新机制。
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倡导科学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持续开展“顶天立地”的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